發面是比較常見的一個步驟,也是制作面食的一個關鍵步驟,很多人都會在家里面發面做吃的,比如包子饅頭、蛋糕甜點等。一般情況下,可以單純用小蘇打發面,這個一般需要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左右,具體要看溫度和發面方法。下面,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!

1
單純用小蘇打能發面嗎?
可以。
僅僅用小蘇打就可以做面條,但做面條很難。同時,所生產的食品的味道和味道會很差。這是因為小蘇打本身不會釋放太多氣體,也不能很好地制作面條。如果在面條中加入大量的小蘇打,制作出來的食物會有強烈的堿味,不好吃,會影響健康。因此,制作面條需要添加小蘇打。
在面部毛發的形成過程中,小蘇打對面部毛發起到一定的參與作用。它只需要添加酸性材料,以減少面部毛發的難度。根據面部毛發的原理,小蘇打是一種堿性粉末,它需要酸性物質相互反應才能達到面部毛發的效果。
如果需要使用小蘇打制作面團,一般建議添加塔塔粉。塔塔粉是一種復合膨松劑,是一種酸性白色粉末,可與小蘇打反應產生氣體,使面團因產生氣體而膨脹,起到制面團的作用。

2
怎么發面又松又軟
1、用溫水融化酵母
在面團制作過程中,充分發酵酵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。制作面團時,最好先用溫水融化酵母,尤其是在冬天。此外,水溫必須得到很好的控制,最好在35℃左右。如果水溫過高,可能會殺死酵母的活性,也無助于面團發酵。如果水溫過低,酵母無法完全融化,就無法完成面條制作任務。做的包子不蓬松,可能很硬。
2、和面要做到“三光”
這一步也很重要。一般情況下,面粉500g加酵母5g(也可以加發酵粉3G,發酵粉可以縮短清醒時間,使包子更蓬松),糖40g。在30-35℃下用溫水拌面條。(水與面粉的比例為1:2)。不要用太多的水,否則面團不容易發酵。還要注意,當混合面粉時,要慢慢加水。邊攪拌邊加水,直到面粉變成雪塞,然后揉成“三光”(手光、面光、盆光)。
3、要把握好發酵溫度和時間
面團發酵的溫度和時間可以直接決定糕點的最終柔軟度。因此,如果你想蒸一個軟饅頭,你必須掌握發酵的溫度和時間。通常,用濕布蓋住面團或用保鮮膜包裹面團,并將其放在溫暖潮濕的地方,等待發酵。一般來說,把它發酵到原來大小的兩倍是好的。你可以看到里面有蜂巢。夏天最好在1-2小時左右,冬天可以往蒸鍋里加水,把水燒到40℃左右,關火,然后把面盆里的面團放進蒸鍋里做面條,發酵1-2小時。
4、二次醒發少不了
許多人只進行第一次發酵,最終導致面團不夠軟。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進行第二次發酵,即在上述第一次發酵完成后,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在砧板上,揉捏面團中的氣泡,直到表面光滑為止。捏好的面團可以包成饅頭,但包好后,不要立即蒸,還需要把它放在砧板上或放在有熱水的蒸鍋里,熄火,然后再次醒來。
因為當揉捏和滾動面團時,面團中的空氣基本上被擠出。如果你馬上蒸,饅頭皮就不會蓬松了。但是如果包好的面包再次醒來,至少需要20分鐘,并且應該蓋上它以防止皮膚開裂。如果你再多做一步,面團就會再次發酵成型,這可以充分保證饅頭皮柔軟可口。
5、蒸制時間和方法不能錯
如果饅頭沒有蒸足夠的時間,它不僅會煮熟,而且外皮會薄而軟,不會成形。如果時間太長,饅頭會收縮變硬。蒸饅頭時,建議在鍋里加入足夠的水,因為蓋子不能半開,否則蒸汽會落到饅頭上,導致面團收縮而不蓬松。饅頭通常需要15分鐘左右。到了時間,關上火,燉3分鐘再打開蓋子。這有利于饅頭內部柔軟而不塌陷,否則饅頭容易塌陷,外觀看起來不飽滿。

3
發面的方法和步驟
成分:
560克中筋面粉,20克白糖,15克豬油,5克酵母,250毫升水,20克溫水
步驟:
1.讓我們開始吧。500g中筋面粉和20g白糖;
2.然后我們不添加酵母直接加水,分幾次添加250毫升水,用筷子將其混合成絮狀物,然后向其中添加15克豬油。然后我們用手揉面團。首先,我們簡單地把它揉成一個球,然后把塑料薄膜放在后蓋上放松20分鐘;
3.放松后,再揉面團不需要太多力氣。它將很容易光滑。揉面后,面團將繼續覆蓋保鮮膜,并醒來2小時。面團醒來后,會變得非常柔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