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蛋黏殼并不是壞了,反而說明這個雞蛋是很新鮮的,這個與雞蛋里的二氧化碳有關。雞蛋越新鮮,二氧化碳含量越高,蛋白質的pH值越低,在蛋殼上就越容易凝固,不易剝落,這種雞蛋是新鮮的。下面,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!

1
雞蛋放冰箱凍裂了還能吃嗎?
這種情況是不建議吃的,但如果外殼完好,里面解凍之后還是可以吃的。
雞蛋凍裂了了的話,表面有裂紋,就很容易進細菌,如果長時間存放,就不適合食用。雞蛋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,受污染的雞蛋無色無味,肉眼無法分辨。而我們一般把雞蛋放入冰箱之前都不會清洗,因此一些細菌很容易粘附在蛋殼上。一旦雞蛋破裂,蛋清溢出,融化后很容易被污染。不僅營養受損,而且可能吃壞肚子。
另外,雞蛋還具有一定的保質期。如果長時間存放,它們很容易變質。建議不要在冰箱中冷藏超過半個月。如果發現蛋清混濁,請勿食用。

2
雞蛋煮熟蛋白黏殼怎么回事
這個有兩個原因,一個就是雞蛋太新鮮了,比如昨天生的雞蛋今天就買到了,這種雞蛋即使煮熟了之后用水泡也是會黏殼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,雞蛋煮的時間太短了。
可以先冷水煮蛋,然后中火煮至沸騰后再煮30秒左右,然后蓋上鍋蓋,悶1~2分鐘即可?梢詮臒崴腥〕龊蠓湃肜渌,這樣剝皮會更好剝一些。

3
雞蛋散黃是不新鮮還是搖晃的
兩種情況都有可能。運輸過程的搖晃和長時間存儲都有可能造成雞蛋散黃。
許多雞蛋不是本地生產的,而是經過長途運輸到達我們這里的。雖然雞蛋在運輸過程中是防震的,但震動是不可避免的。如果震動嚴重,如蛋膜已經破裂,那么蛋就會散黃。從外面可能看不到,一般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。有時候包裝儲存的震動和擠壓,這樣也會造成雞蛋內部的薄膜出現裂縫、裂紋,被細菌侵襲,造成蛋黃發散。
如果雞蛋長時間存放,不新鮮,那么細菌就會從雞蛋的縫隙進入,雞蛋內部會產生硫化氫氣體發生膨脹,這樣的雞蛋更加會造成蛋黃發散。另外,如果雞蛋淋雨、受潮,是會清洗掉蛋殼上的保護膜的,這同樣給與了細菌可乘之機,造成發霉,變質。